|
2012-11-21 17:43:41 |
不是一名社工之前,“社工”这个职业像熟识又似陌生地经常在香港电视里出现。在二0一二年年初,一次的机缘巧合,我加入了社工这支队伍。
“老人说平日4点就得开始准备用柴烧开水给孙女放学洗澡”…“那位80岁的老人说她要下田耕种”……“单亲妈妈说除了工作,还要接送孩子上学”……. 听起来像故事一样的事情却在生活中出现得那么真实。第一次走进困难家庭的那种心情就是很想再给他们多一点点,但是你用心地与他们对话后会发现,原来每个家庭都有自身的系统去经营生活,或许他们只需要多一点儿的支持,即使只是精神上的。后来我一直想,社工能给他(他们)什么?
工作中,遇见了一位非自愿的案主,他从一开始质疑社工的服务到后来他主动前来社工中心求助的过程告诉我:社工的工作并不是立竿见影,是需要经历滴水,才能够收获穿石的效果。这个服务对象的改变感动了自己,让自己更有能耐去克服、坚持走社工的道路。
|
上一篇:香港之行心得体会
下一篇:中山社工,先行后知——厚武
【坦洲】“月圆中秋,情系你我”中秋节入户探访活动 新闻内容:
201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