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社工分享 > 实务研究

国际禁毒日江苏部分社区禁毒社工群像

如果说公安机关对毒品犯罪的打击是源头治理,那么他们帮助吸毒人员重返社会,则是对毒品犯罪的釜底抽薪。他们用爱心帮教,用行动感化。他们是禁毒社工。晚高峰人物带您走近这些“心灵捕手”,听听他们的故事。
跟平日一样,今年26岁的陈丽丽早早地就来到办公室,整理社区里戒毒对象和康复对象的材料,以便确定跟踪走访的目标。大学一毕业,陈丽丽就志愿加入了吴江市自强社会服务社,成为职业社工。为啥乐意跟“混迹江湖”的吸毒人员打交道?陈丽丽说,这是责任:“他们从强戒所出来后,生理上脱毒了,其实如果碰到毒品的话,心里上可能忍不住。做这个工作,就是为了让他们思想上远离毒品,免受毒品诱惑。”
对于社区戒毒人员,每个月一次尿检、第二年是每两个月一次,第三年是每三个月一次,以此类推,直到彻底戒除毒瘾,然后转为社区康复;而对于社区康复的服务对象也有一定的指标要求,直到每次检查全为阴性,社区康复才算真正结束。南京市玄武区红山社区的吸毒人员老范就是这样戒掉了毒瘾,但社工对他的服务,还远没结束。老范:“尚大姐跟人家不一样,定时定期的跟我们做访问,一两天、两三天哪怕人见不到面,她都要打个电话,她从我们这个语气讲话当中,能看出来我们的精神状态,思想有什么波动了,她能知道,她及时就会来找我了。”
老范口中的“尚大姐”,是南京红山社区的禁毒社工尚桂琴。2008年,尚桂琴从一名司机转到做禁毒社工,每天风风火火,帮着查尿检、做记录,甚至还帮着戒毒成功的人员找工作。四年来,从尚大姐这康复融入社会的吸毒人员有16人。尚桂琴:“朋友是什么,就是以诚相待,坦诚,有什么困难我尽最大的努力帮你们解决,拉他一把比推他一下要好,在这个时候给他关心,比说什么都好,有些东西根本不用用语言去说,你做的这些,他从内心讲就是有个什么样的想法都不好意思。”
而做了三年禁毒工作的,张家港市禁毒社工的贾诗宝早就觉得自己跟他们“分不开了”,他说,跟吸毒人员的相处之道便是“尊重为先”:“我跟我的对象说明了,就说我们的关系是真诚的,你任何时候遇到心里面的烦恼或者生活上遇到困难的事,打我的电话。我的电话24小时为他们开通的,我就是想通过我的真诚和我的实际行动,融化他们。”


0.01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