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老友知多少之“防诈防骗你我知”
更新时间:2016-11-28 10:35:18
编辑:李嘉雯
浏览:1593
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按理说,老年人相对于年轻人,饱经风雨、阅历丰富,更难骗。然而,诈骗手段不断更新,老年人在收到电信诈骗信息或电话后,因防范意识不强,处理失当,常造成难以挽回的资金损失。老年人要怎样避开各类诈骗陷阱呢?本期的“老友知多少”活动针对层出不穷的新型诈骗手段进行剖析和分享,为老年人支招破解方法,提高长者的防范意识。
在活动的分享环节中,大部分参加者都很踊跃发言,对于“猜猜我是谁、包裹藏毒、兑换积分、我是你XX亲戚”这四个诈骗手段深有感受,70%的参加者表示都有过类似被诈骗的经历。霞姨、爱英姨更是分享了当年被骗的经历,大家都为其捏一把汗。现场气氛激烈,社工发起了现场投票:受骗者与“贪心”是否有一定关系?通过投票环节发现,有70%的参加者认为“有关系”,他们的观点是只要自己毫不贪心就不可能被骗,30%的参加者认为“无关系”,他们的观点是诈骗花样多,对新的技术不了解而容易受骗。从投票结果可以发现,大部分的老人对被骗仍存在误区,现在的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犯罪分子在针对老人实施诈骗时使用的方法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亲情陷阱、迷信陷阱、小便宜陷阱、“安全”陷阱等等,这些陷阱往往能击中老年人的“软肋”,让人防不胜防。
暖心小提醒:
1、接到自称公检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的电话,请提起注意,不要因为对方说的任何话而情绪激动、紧张,可向家人、朋友询问,也可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辖区民警核实。
2、从网上、QQ上、微信上收到通缉令均为骗子的手段,公安机关不会向个人发送通缉令,万万不可相信。
3、陌生电话号码多为虚拟电话,前后缀特别多的基本都是诈骗电话;遇到陌生电话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千万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泄露出去。
4、一旦收到邮包或快递来的物品,先当面打开查看货物后再付钱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在收货过程中发现异常等情况,网购者可以拒签快递单,并与卖家联系。
5、尽量销毁或涂抹废弃订单上的主要信息。家里由老人签收快递的,子女要提醒长辈进行确认是否上网购买过相关商品。
6、公检法部门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不会要求市民向公安机关及其他私人账户转账汇款。
7、被骗后,可通过拨打唯一正宗的报警电话110向公安机关报案。
8、说到底,不向对方汇款才是最根本的,不汇款就不会有损失,对方手段再多也无法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