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戒毒模式下的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组织者、协调者、教育者、谈判者、调停者、行动者、呼吁者、咨询者等多重角色。根据不同的戒毒模式,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戒毒过程中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在各种戒毒模式下的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组织者、协调者、教育者、谈判者、调停者、行动者、呼吁者、咨询者等多重角色。根据不同的戒毒模式,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戒毒过程中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服务提供者和倡导者:自愿戒毒模式中的社工角色
在自愿戒毒中,一般患者的毒瘾都不是很严重,他们有自觉的戒毒动机,通过在自愿戒毒所的戒毒和社工的后续跟踪辅导,能有效地戒除心瘾。社工在此种模式中应扮演服务提供者和政策倡导者的角色。
一、服务提供者
在自愿戒毒模式中,社工面对的是一群误入毒瘾陷阱的弱势群体,他们除了生理的毒瘾要戒除,心理的毒瘾也要一起摒除,因此,社工除了要给他们及其亲属提供直接的心理辅导和支持之外,还要进行后续跟踪,给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及其他实用的信息。
前期服务。社工通过翻阅案主的档案、走访案主所在居委会、对案主家属进行访谈,了解案主吸毒的原因,运用专业技巧和知识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社工与案主建立信任关系的途径,首先主要是协助案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如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就业问题、户口问题、孩子入学问题等。一般而言,家里有成员吸毒,对家属是一种伤害。家人或觉得案主丢了家族的脸面,或对案主失望,或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等。社工在适当的时候要对案主家属进行情绪辅导,让其宣泄压力和不满,之后进行情绪安抚,打造一个良好的亲友支持团,以便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了解案主的情况后,社工可以建立案主的个人档案(与戒毒所的档案有所不同,侧重于案主的心理和情绪反应),与案主订立协议,约定帮助他不再接近毒品。
中期介入。1.协助戒毒所的药物治疗师和心理康复师的工作,从心理上给予戒毒者支持和鼓励。2.了解戒毒者复吸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介入。对于戒毒者依赖毒品的心理,社工可以通过已戒毒成功或戒毒情况比较好的成员进行劝导和辅导;对于因受周围“粉友”的影响而复吸的戒毒者,则与其家属沟通,看是否能换个环境,并与居委会协作,加强监督和帮教工作;针对自暴自弃的复吸者,社工应联系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的帮教活动,为戒毒者提供工作机会。总之,社工应根据每个案主不同的复吸情况提供相应的服务。
后期跟踪和辅导。由于自愿戒毒时间比较短,因此社工的工作应主要放在后期。所谓后期,就是戒毒者将要离开和离开戒毒所后的那段时间。这段时间对戒毒者是否能真正戒毒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工在这段时间的工作主要有:与案主订立协议,约定定期尿检;与案主所在的居委会联系,以便获得协助;定期探访案主,了解案主的生理、心理恢复情况并及时跟进;帮助案主恢复社会功能、重塑信心,若有需要,帮忙联系相关机构安置案主就业,促进其融入社会。
二、政策倡导者
由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行政规定,致使目前国内的自愿戒毒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管理混乱、收费高且乱收费的现象,因此需要有法律来约束和规范其行为。在这方面,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主要体现在社会行政方面,如向相关政府机构呼吁加强相关法律政策的完善和落实,使自愿戒毒有法律保障;向有关慈善基金委员会申请资金,减轻部分戒毒者家属的经济负担;拓展就业基地,与相关的社会帮教机构合作,为解教的戒毒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在街道、社区开展无毒社区宣传,等等。
协调者:强制戒毒模式中的社工角色
强制戒毒所较少开展能促进戒毒人员身心健康的活动,甚至刚进戒毒所的人员还会遭到老成员的打骂。社工在强制戒毒所可以凭借职业敏感性,对一些出现思想或心理负担的个案进行专业辅导,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这也是降低复吸率的一个有效办法。社工可以协调改善戒毒所工作人员与戒毒人员的关系,调停老成员与新成员的矛盾冲突。但对整个强制戒毒来说,因为其对象的特殊性,社工的介入作用不大。
咨询者和组织者:劳教戒毒模式中的社工角色
劳教戒毒与自愿戒毒相比具有强制力强、封闭性强、时间长等特点,而且吸毒者之所以成为劳教人员,在之前的戒毒中肯定遇到了很多困扰而得不到解决。社工此时要给予案主心理咨询和开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予案主心理支持和鼓励,还要在适当的时候组织有同样困扰的案主及其家属一起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戒毒环境。
一、心理咨询和矫正
社工应该跟案主一起分析初吸的原因,理清思路,帮助其走出偶吸前期的心理状态。在咨询中,要把案主当作功能暂时出现障碍的人,同时要把案主当作有需要的人。整合资源为案主提供技能培训,进而解决其就业问题。这样可以重塑案主的自信,增强其融入社会的信心。
二、组织小组经验分享会和家属座谈会
邀请一些脱瘾比较成功的成员谈经验,劝导其他吸毒者,这样不会让他们感到自卑,有利于新成员获取经验,更重要的是能恢复其戒毒的信心。
社工还可以组织召开家属座谈会,让家属互相学习、支持和鼓励。社工还可以小组形式在街道为服务对象的家属开展各种活动,教会小组成员在家庭中有效沟通的技巧,增进他们对毒品的认识和对服务对象的理解,让他们看到家庭成员成功脱瘾的希望。
支持者:TC戒毒模式中的社工角色
一、支持性理念
TC戒毒模式认为吸毒者是一位因吸食不良物质,导致其人格和心理发育受阻,必须得到无微不至关怀的病患者,所以在注重生理恢复、心理康复的同时,更主张“给予他们有责任的关心和爱,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这是TC治疗的基础,与社工尊重案主、相信案主具有自我改变潜能的价值理念相一致。基于这种融洽、信任和关爱,案主能够主动地按照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思想、情感,努力挖掘“个人经历”这一重要资源,充分利用“成就”、“成就感”这种动力体验,坦然接受各种激励和鼓励,自觉效仿为己树立的“成功个案”,从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保持操守。因此,社工在该模式中,更重要的是对案主的支持。
支持者的角色要求社会工作者面对服务对象时,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其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自我决策,即“助人自助”。TC模式更看重的是服务对象的个人意志力和信心,因此,社工应该成为服务对象的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使服务对象自立或自我发展,社工在小组过程中应及时对一些组员的反省和暴露给予支持鼓励,形成良好的分享和讨论氛围。
二、情感宣泄小组
社工可以成立情感宣泄小组,在小组中,成员可以相互指责(或致谢)因对方某行为或某件事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其意义在于使戒毒者学会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控制自己的情感,训练戒毒者的心理承受能力。社工在该小组中鼓励小组成员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大家一起解决问题。
三、支持性小组
通常由6名~8名成员组成,每周做一次小组活动,成员基本不变。支持性小组是一个非常轻松的小组,可以抽烟、喝茶,社工让每个人都充分地开放自己,暴露自己的过去,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苦和秘密。在成员和社工的帮助下,寻找造成自己吸毒及复吸的诸多因素,让成员形成共识,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相互鼓励,达到保持长期操守。
一般而言,完整的戒毒过程包括脱毒、康复和回归社会三个环节,自愿戒毒、强制戒毒、劳教戒毒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点,但又各自存在不足。TC戒毒模式属于新兴的自愿戒毒模式,有一定的医疗力量为依托,能完成脱毒;有康复措施,能达到基本康复的目的。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的专业,强调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以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是可以在这种戒毒模式中运用的。社工的角色在这些模式中并没有很严格的限制,相互是有交叉的。只是在不同的模式中,社工的角色会有不同的侧重,但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帮助戒毒者成功脱毒、康复和重返社会。
|
上一篇:学校社会工作工作方法
下一篇:理性情绪治疗摸式
【公益】“雏鹰展翅”历奇拓展训练营项目之“we are a team”团
201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