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栏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动态 > 公告栏

中山市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2012年度工作总结(2011年8月至2012

2014-10-8 9:16:43

中山市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12年度工作总结

20118月至201212月)

 

 

一、中心的基本情况

 

(一)中心成立

中山市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20118月在中山市民政局注册成立,是中山一个独立非官方的社工服务机构。从20118月至201212月,本中心共承接了4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包括人社局社工站、三乡镇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南朗镇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坦洲镇社工综合服务中心;学校社工项目也于201212月中标。

社工机构作为提供专业性服务的新型民间组织,核心的元素为社工专业技能。本中心以深圳市东西方社工服务社为支持背景,东西方在社工机构运作和社工培养以及人才储备方面都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中山大力发展社工的机遇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舞台;而推广成熟的专业经验,发挥人才的优势是来中山注册机构的初衷。

(二)中心文化的确立

在本中心成立之初,我们就确立了中心的使命——“致力为弱势社群及社会大众提供高素质的专业社会服务,促进公正、仁爱社会的建立培养本土专业社会工作者,促进中山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这一使命要求我们在注重提升专业化服务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本土社工。

另外,中心的价值观——“对服务对象,我们相信人的尊严和独特性,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潜能;对团队,坚持个性化管理、追求卓越坚持开放、高效、沟通、专业、有干劲的团队工作风格”,这一价值观也指引我们在对服务对象坚持个别化理念的同时,也坚持中心团队的人性化管理。

因此,从我们的使命和价值观引申而来,益群团队在中心发展上,始终坚持专业化、本土化、人性化的发展文化,并努力融入机构管理运作和服务发展中。

二、中心行政管理的发展

(一)中心管理架构建设与运作

1、管理架构建设。从中心成立之初,就由筹备小组发起组建了中心理事会、监事会,并初步由筹备小组确定了中心理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同工岗位职能分工。到2012年,中心成立了三大职能部门——专业发展部、公关宣传部、行政内务部,选举部长及部门成员,分管本中心的三大事务:专业服务拓展和品牌发展研究、中心对外宣传统筹及中心形象建设、中心对内行政管理事务。并对总干事、副总干事、部门部长、各项目主管的职责做进一步明确的工作指引说明。同时,中心也聘请香港督导作为机构顾问。本中心也由此进一步明晰了管理层的分工,各职能部门响应中心各种事务需要,至此完善了中心的管理架构。

2、管理架构运作。机构定期召开管理层会议,由主管反馈项目点工作开展进度和问题,以及同工们的工作情况;中心通过管理层会议搜集、处理各项目共性或个性问题,探讨从机构层面解决并给予各项目点、各部门指导和帮助。在全体同工会议上,中心会宣布由管理层会议通过的事项,提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执行情况给予指导意见,再由主管、部长督促同工在项目点落实执行,并反馈给中心。

(二)人力资源管理建设

1、在用人方面,坚持“专业社工+户籍社工”的用人模式。在镇区项目中,中心非常重视户籍社工的选拔和培养。在和镇区合作之初,中心就努力和镇区沟通培养本土社工的重要性,获得了镇区对中心聘请户籍社工的支持,并按照中心的程序自主选拔合适的户籍人员进入项目。在户籍社工的专业化培养上,中心根据户籍社工发展的实际需要提供必要的培训,制定个人成长计划。并由项目主管带领、引导专业社工和户籍社工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同时也由项目主管跟进及留意户籍社工的工作情况和专业成长,以更快地培养本土社工。

2、在同工成长方面。中心对社工的成长给予充分的重视,无论是在招聘,岗前培训,还是在岗时的继续教育和指导都是尽量提供机会给社工。在项目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机构在督导、培训费用上投入大量资金,占项目费用的近20%,以满足社工的个人成长需要。

3、在同工晋升方面,机构建立起人事晋升发展制度。机构新的项目启动时,优先在机构内选拔优秀社工作为新项目负责人。为了更好的给社工发展和发挥的平台,机构内部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也优先在机构内部选拔。尽管社工比较年轻,但发现社工有发展的需求,机构也会尽量去平衡社工的工作和发展的需要,从而建立长效培养优秀社工的机制。

4、在同工激励方面,中心制定了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和年度评优制度,对表现优秀的项目团队和个人进行精神嘉许和现金奖励,以激励同工更积极地工作和成长。

5、在同工日常管理方面,由项目主管作为对项目同工管理的主要负责人,监督同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表现、考勤、落实中心行政工作等日常行政管理。主管也要提高团队凝聚力,积极促进团队同工间的合作、沟通和协调。主管也定期与同工交流沟通,了解其思想、情绪状况及工作中的困难。同时,中心会关注项目主管的个人工作情况,除了监督项目主管工作外,必要时也向项目主管提供指导和支持。

6、在同工福利方面,中心有完善的薪酬制度,并及时足额发放同工工资,从未发生拖欠情况;按国家规定购买五险一金和40小时工作制、法定假期和年假;中心也向同工提供节假日津贴、外出旅游、外出学习、高温补贴等福利待遇,期望以良好的福利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7、在同工归属感方面,定期组织生日会等同工聚会活动、团队建设、定期会议等,建立和增强同工对机构、对项目的归属感。

(三)对项目的行政内务支持

1、物资支持。中心有完善的物资申请流程和制度,供同工遵照执行,确保后勤物资方面对项目服务的支持。

2、中心每月也会提前将中心会议和行政活动、督导日期等机构日程安排予以发布,让同工们更好地结合机构事项和项目工作做好每月专业工作安排。

(四)对外宣传和品牌建设

1、本中心于2011年建设机构网站,由公关宣传部成员定期管理和维护。机构网站对中心的重大事件新闻、各项目服务新闻等均有报道和更新。部分项目点也建设有自己的博客,以宣传本站点的社工服务,直接受惠本站点服务对象。

2、中心公关宣传部指导、统筹各项目点宣传工作。指导各项目点工作简报、宣传刊物的制作,通过对各项目点镇区用人单位、合作方、服务对象进行刊物宣传,让各方了解社工,促进社工服务的宣传和发展。

3、中心也制作印有机构标识、机构价值和文化标语的物资和礼品,在服务提供过程中派发给服务对象,宣传机构理念,发展机构形象和品牌。

三、对专业服务的关注

(一)注重社工服务本身的专业性及规范性。

    中心在社工专业服务上,个案服务、小组/活动服务上中心均作出了明确的工作流程指引;中心也确立了一套完善的专业表格文书、专业工作存档系统和制度,并专门向同工们作出使用说明,以供同工执行。这一系列的专业规范和指引,让同工能够参照社工的专业步骤开展服务,也指引社工在做好案主自决、知情、服务保密性方面的工作,提高同工工作的行业规范性程度。

(二)注重专业督导,提升服务质量。

中心十分重视发挥督导资源在指导专业工作开展上的作用。在中心成立之后,中心链接深圳东西方社工服务社的4年服务资源,5名深圳初级督导的人力,直接服务到中山。半年后,随着机构项目的拓展和发展,中心也先后和香港基督教服务处、香港路德会社会服务处合作,由香港督导对本中心提供督导、培训服务。

(三)注重对项目的指导和支持。

除了香港督导对项目工作提供支持之外,中心也定期到各项目点了解项目的工作情况,参加项目工作会议,对项目的年度计划、进度、服务发展特色、合作可能等提供意见和建议,针对项目发展中出现难以处理的障碍和问题,中心也从机构层面协助处理;中心也积极和镇区用人单位沟通,争取用人单位支持,协助项目专业服务更顺利地开展。

(四)注重本土化和专业化的共同发展。

“专业社工+户籍社工”的用人模式,使项目能够更好地利用本土的资源融合到专业服务中,兼顾发展本土化和专业化的社工专业服务。注重与镇区当地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如妇联、关工委、学校、残联等,开发和建立转介系统和合作机制,通过社工融入和善用当地组织资源,由相关部门发挥资源链接、信息收集作用,同时社工发挥专业价值,努力发展适合本土风俗人情和本土需求的社工专业服务,加快了服务本土化和专业化的进程。

四、对外交流和沟通

    20127月,本中心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首届慈善项目公益展,并成为中山市唯一一家参与此项展会的社工机构。此次公益展公益作为慈善资源交流提供新渠道,展示社会管理新成果为目标。中心利用这一机会,做了充分准备,最后获得了参展资格。本中心组织了全体社工到展会学习交流,同时也向全国公益机构展示中山社工发展、机构服务发展的成果。通过3天的展览,让社工了解了我们服务的优势和不足,也学习了如何获取服务资源的能力;中心也从中学习到了如何更好地做好机构管理,更好地为服务保驾护航。

五、财务管理

1、中心建立财务管理制度,按照相关财会制度处理财务,账目清楚、经费来源合法、使用合理,并及时向镇区用人单位反馈项目经费使用情况。

2、中心有完善的活动经费申请流程、报销制度,各种票据使用、管理规范。

小结

    本年度中心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在这一年中,中心从建立逐步过渡到稳定,工作也进入了系统的运作轨道,从行政工作方面、专业工作方面都积累了初步经验,为中心的未来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山市益群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二○一二年十二月三十日

 


0.0286s